【知识产权宣传周】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

发布日期:2024-04-24 19:58:57


  一、知识产权纠纷概念和种类

  知识产权纠纷一般可分为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权属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是因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产生的纠纷。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是指侵权人未经授权使用了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产生的纠纷。

  知识产权权属纠纷是指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导致的纠纷。


  二、知识产权纠纷专业特点

  1.利益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的权利人在纠纷中的利益诉求往往是多元的。一方面,权利人希望有效打击侵权行为并获得侵权赔偿。另一方面也可能基于对未来商业利益的考量,与侵权人开展合作,并据此扩大市场。

  2.专业性强。知识产权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涉及的技术领域种类繁多。知识产权纠纷表现出法律问题与技术专业问题高度融合的特征。

  3.涉外程度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区域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比重逐步增大。案情复杂,技术类案件多(涉及新技术和新产业),涉及国际知名商标和商号案件较多,国际关注度高。

  4.时效性强。知识产权的存续是有法定时限的。纠纷解决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权利人享有知识产权的期限以及市场收益。知识产权纠纷若无法尽快解决,很多知识产权将成为事实上消亡的权利。

  5.保密程度强。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这也导致知识产权纠纷对于争议解决的保密性要求往往较高。


  三、仲裁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优越性

  (一)仲裁保密

  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一般都不公开,除非经过当事人同意。更利于保护双方当事人各自的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甚至声誉。仲裁从庭审到裁决结果的秘密性,使当事人的商业信誉不受影响,也使双方当事人在感情上容易接受,有利于日后继续生意上的往来,有利于保密和企业信誉。


  (二)仲裁高效

  仲裁适用一裁终局制度。一裁终局制度是指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再以同一事由再次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符合仲裁高效的特点。


  (三)仲裁专业

  仲裁可以选择专家进行审理。仲裁委设有专家咨询委员会,聘任了各行各业的知名专家为仲裁案件提供法律咨询和专门知识咨询。仲裁委员会聘请的仲裁员都是公道正派的有名望的专家,由于经济纠纷多涉及特殊知识领域,由专家断案更有权威。知识产权纠纷尤其是专利权纠纷多涉及复杂的专业技术,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具有行业背景、技术专业或法律专业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仲裁员以及自己熟悉的仲裁规则和准据法等,更有利于实现双方的利益。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知识产权纠纷具有超前性,此时行业专家+法律专家的分析和判断会更有利于知识产权案件的处理。专家断案、专家咨询、独立仲裁带来仲裁案件的高质量高水平。


  (四)仲裁灵活

  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仲裁地、仲裁机构、仲裁员、仲裁语言、仲裁规则和准据法等。
 

  (五)仲裁结果全球认可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很多为跨境业务,根据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相关规定,仲裁裁决可以在缔约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